Courses#01 蒋斐然
在当下社会,每当我们想要讲述真实时,往往会遭遇失语的症状。因为所有的叙述都是破碎的、有问题的,经过修饰,且漏洞百出。既然总是在搭建现实,那为何要用搭建掩盖搭建,不如就将这种泥沙俱下的叙述呈现给观众。虚构与隐喻由此替代了纪实;当我们试图讲述家庭、情感与婚姻时,也是在赌上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发明,因为一旦开口,已然是一个故事的伪造者。真与伪之间有一块模糊不清的地带,在着迷于想像的人眼中,这一块空间可以无限放大。唯一的方法就是带着一路上生产、虚构和收集的文本、图像和物证重新回到现实中来。像马可波罗一样,艺术家是这次神秘之旅的见证者,那些证词言之凿凿,那些隐喻波光粼粼,等待着每一个忽必烈的诠释与想象。
几年来,影像艺术家蒋斐然一直在关注、追踪和研究“隐喻”作为一种观念形态、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所呈现的多样模态,探索一种新的对话关系:一种介于虚构与真实、荒谬与严肃之间的思考。
艺术家,策展人。现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(ICAST)攻读策展研究方向的博士,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策展、先锋派理论与媒介研究,博论研究方向为情境主义国际与全球六十年代。2021年获首届集美·阿尔勒“影像策展人奖”。
本课程分为三个课时,导师许力静在此进行了自我肖像的分类和艺术家作品的赏析,从而探讨了当代艺术摄影中艺术家的自我表达。本课程内涉及的艺术家包含:巴耶尔、李·弗里德兰德、梅普尔索普、南·戈尔丁、辛迪·舍曼、汉娜·威尔克、薇薇安·迈尔、曼海莉科尔斯、森山泰昌、长岛有里枝、泽田知子、浅田政志、片山真理、林奈知迷、须藤绚乃等。
“自我肖像”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油画当中,在经济不允许的条件下,只有画师本人才有特权和能力为自己进行肖像创作。就像少有画家能够拒绝自画像的特权,现如今,在这个新媒体、多媒体交杂时代,人们也同样难以拒绝手机的自拍摄像头。但是,在摄像头下,自我肖像如何作为自我认知的手段以及怎样探寻摄影本质的途径?本课程会让您在充分了解艺术摄影范畴下的自我肖像,进而理解摄影创作魅力所在;以及通过解读这些作品,如何将其作用于自身的创作。
如何释放日常生活里
快拍摄影的自由创意?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画廊对摄影产生兴趣,新摄影(New Photography)成为当代艺术里最重要的媒介之一,而Snapshot,则是新摄影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一种表现形式。
本次课程分为2个课时,导师编号223向大家解释了生活记录与Snapshot摄影的区别是什么?在生活与创作的联动下,如何寻找Snapshot的语言和精神?以及,快照从个体到群体,微观到宏观的表现;和快照拍摄题材与风格的确立。
20世纪60到70年代间,摄影成为记录行为艺术的主要工具和媒介。如今摄影作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,与传统摄影的创作手法已经大相径庭。那么,“被摄影固定下来的行为艺术”和“专门为镜头所做的表演”,它们之间微妙而模糊的界线又在哪里?本课程分为3个课时,导师周一辰为我们讲解什么是行为艺术、什么是当代艺术、摄影与行为艺术的关系等。此外,导师还对艺术家的行为作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,分析了日常行为与艺术行为之间的模糊界线,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技巧等。
本课程分为四个课时,导师甘莹莹作为一个在参与了多个艺术驻留项目的摄影艺术家,向大家解答了关于艺术驻留项目中创作的问题。如:如何申请艺术驻留?如何向主办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?如何在未拜访一个地点时,预先提出与此地发生关系的创作提案?以及在时间较短、地点相对限制的驻地项目中,如何尽可能地沉浸式创作?甘莹莹通过分享参加或主办艺术驻留项目的切身经验,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惑。
此外,由于疫情,全世界都对自己所居住的场所有了更长足而亲密的接触,对于摄影师来讲,家是一个更值得观察、探索和创作的领域。导师甘莹莹引用了大量艺术家的作品来为大家进行讲解:如何在家创作以及拍摄素材。其中,涉及的艺术家包含:莎拉·卢卡斯、杰夫·沃尔、廖逸君、辛迪·舍曼等。
身份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当代艺术的热点话题。在此次课程中,导师还通过解读陈荣辉、李典宇、莱涅克·迪克斯特拉、格里高利·克鲁德森、汤姆·亨特等摄影师的作品,向学员阐释:如何审视、选择和表现摄影内容里的“环境”,使它不再单纯的是内容物的集合体,而是与身份发生关联的带着隐喻与象征的容器。
Copyright © 2016 厦门三影堂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